安全教育
在线报名
招生简章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这些知识再忙也得给孩子讲讲!

作者:本站 时间:2022/12/01 点击:

今天(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今年7月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

《2022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危急关头》

报告显示

尽管拥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及机会性感染的预防、检测和治疗工具

2021年仍有65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约有150万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

比全球目标要多出100万例



什么是艾滋病?

它有哪些传播途径?

又该如何预防呢?

对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各位老师家长

这些知识请务必告诉孩子

↓↓↓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该病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以下简称HIV),

亦称艾滋病病毒。该病毒主要侵犯、破坏CD4+T淋巴细胞,

导致被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受损,

最终引起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发生,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一是经性接触传播,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包

                                      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二是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入被HIV污染

                                      的血液制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三是经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病毒通过胎盘、

                                      产道和乳汁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要做到: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常见传播途径;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引起的传播;

 避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要进行自我筛查;

HIV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侣、有不洁性行为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要正确

                                     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为,定期到医院进行HIV感染筛查等;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关于艾滋病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感染“HIV”等于宣判死刑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一旦感染HIV,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到9年。

现代医学已经有许多有效控制艾滋病的方式。


误区二:蚊子叮咬就会传播艾滋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产生“蚊子叮咬传播艾滋病”的误解。

这种担心是完全多余的,因为蚊子在叮咬的过程中,只会将其唾液注入人体的皮肤里,

而不是将其吸到的血再注入第二个人身上。而且艾滋病传播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病毒,

才能使其感染。单纯通过蚊子叮咬或吸血这种方式是无法导致健康人患病的。


误区三:被“艾滋针”扎一下就能染上艾滋病


有广州网民发文称自己在天河某商场被人用针头扎伤,担心感染艾滋病,

于是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服用了艾滋病阻断药。据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通报:

该网民与他人手部有轻微触碰情形,对方手上并未持有针筒等可疑物品,

                                  排除有人故意针扎路人传播艾滋病的情况。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广东疾控”介绍,“万一被扎了,莫慌张”。

首先明确是否被扎,即使被扎,也得弄清楚是否是“艾滋针”。HIV传播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质量、数量和体液交换。质量是指活病毒,数量是指有足够的病毒量,体液交换主要是指注射。

在公共环境中被针扎后感染艾滋病,要达成以上三点,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告诉记者,其实HIV病毒很脆弱,

在生命体外生产能力极差,不耐高温、抵抗力低,而且在干燥空气中存活不超过17秒。


误区四:自行检测艾滋病非常靠谱


检测主要分为专业机构检测和自行检测。

如果不去专业机构,也可在药店、互联网上购买HIV检测试剂自行检测,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行检测者由于没有接受过培训,采集样本、

检测过程和对结果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错误。

如果自行检测的结果是阴性,一般来说,表示没有感染艾滋病,

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议在高危性行为后3个月后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


关于艾滋病的6个真相

请让孩子知道


握手、游泳、一同进餐

会被感染艾滋病毒吗?


艾滋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

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

身体里其他一些常见的体液

比如眼泪、口水、汗液等

不含艾滋病毒或含量极小

所以,日常生活接触

不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艾滋病妈妈生的孩子一定

是艾滋病患儿吗?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

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

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

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

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

2012年到2016年期间

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

生下健康宝宝

研究表明

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


感染艾滋病毒后,多久能检查出来?

该去哪里检查?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以后

不是马上就能查出来

一般来说,窗口期大概有1—3个月

现如今,各个医院基本都能

做艾滋病的初步检测

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

检测结果只限于

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

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艾滋病毒携带者

一般有哪些症状?


在许多人印象里,艾滋病毒携带者

总是一副令人害怕的狼狈相

全身瘦弱,体表溃烂

痛苦而迅速地走向死亡

但实际上,艾滋病毒携带者

很长一个阶段没有症状

艾滋病患者感染病毒后

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和发病期

急性期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

而在潜伏期

艾滋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无异

只是体液内会携带病毒

潜伏时间一般在7-10年左右

到了发病期,艾滋病携带者

才真正发展成艾滋病患者

现代医疗手段中的鸡尾酒疗法

能够最大限度地

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延缓病程进展

当然,前提是尽早、规范治疗


是不是有些人

特别容易被感染艾滋病毒?


艾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

所有人普遍易感

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说法

但每个人的感染风险是不一样的

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

根据接触到艾滋病毒的机会来说


性行为比较乱的人

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险人群


 为什么艾滋病毒肆虐这么多年

至今没有研制出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很狡猾

它每完成一个复制周期

会有3%到5%的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

相当于制造出了新病毒

当这些变异的病毒再感染细胞时

身体才会产生新的抗体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

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变异

这就导致研制艾滋病疫苗特别困难

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积极试验

争取早日研发出能投放市场的疫苗


艾滋病毒是我们的敌人

但是艾滋病人是我们的朋友

在某种意义上

给予艾滋病患者基本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恰恰能够激发他们对抗病魔的信心、

鼓起生命的风帆


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知识

多一点理性,多一份关爱


希望这个世界

对艾滋病感染者拥有更多的善意